常見問題
洞察趨勢,引領行業發展
洞察趨勢,引領行業發展
發布者: 金凱 時間:3/24/2021 5:54:00 PM
處理市政污泥低溫干化根據什么原理
污泥低溫干化的目的是為去除或減少污泥中的水分。處理污泥低溫干化根據什么原理?
干化過程中,污泥的形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:
濕區處于該階段的污泥含水率較高,大于60%,具有很好的自由流動性,易于流入干化裝置。
黏滯區處于該階段的污泥含水率略有降低,在40%~60%的范圍內,具有一定的黏性,不易自由流動,該區域是污泥干化處理過程中需要避免的區域。
粒狀區,此階段的污泥含水率降至40%以下,污泥呈現顆粒狀,極易與濕污泥或其它物質混合。
污泥水分的脫除過程主要分為兩個階段:污泥表面水分的汽化蒸發過程和污泥內部水分的擴散過程。
蒸發過程物料表面的水分汽化,由于物料表面的水蒸氣壓低于介質中的水蒸氣分壓,水分從物料表面移入介質。
污泥低溫干化
擴散過程是與汽化密切相關的傳質過程。當物料表面水分被蒸發掉,形成物料表面的濕度低于其內部濕度,此時,熱量的推動力將水分從內部轉移到表面。
干燥是由表面水汽化和內部水擴散這兩個相輔相成、并行不悖的過程來完成的,一般來說,水分的擴散速度隨著污泥顆粒的干燥度增加而不斷降低,而表面水分的汽化速度則隨著污泥顆粒的干燥度的增加而增加。
由于擴散速度主要由熱能推動,對于熱對流系統來講,干燥器一般均采用并流工藝,多數工藝的熱能供給是逐步下降的,這樣就造成在后半段高干度產品干燥時速度的降低。
對熱傳導系統來講,當污泥的表面含濕量降低后,其換熱效率急速下降,因此換熱表面積才能完成后一段水分的蒸發。